在唐代以前,鲤鱼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其中鲢鳙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是,为什么鲢鳙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却并不是十分受待见的鱼种呢?
一、鲢鱼和鳙鱼的区别
很多人把鲢鱼和鳙鱼混为一谈,傻傻分不清楚。
1、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鲢鱼性急躁,善跳跃。或许是因为鲢鱼特有的腥味,又或者是自古以来的偏见,鲢鱼的价格比较低廉,市场上也就几块钱一斤。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有不吃鲢鱼的习惯。
2、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大头鲢。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 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鳙鱼因为头比较大,常常被饭店作为招牌菜,地位要比鲢鱼高,价格也更贵。
3、它们的区别
在《清稗类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鲢,头小形扁…色白”,又称白鲢。那种大头鲢实为鳙鱼,《现汉规》记载“鳙”字条:“也说花鲢,俗称胖头鱼”。鲢鱼古时也名“鱮”,因何得名?《本草纲目》引陆佃云:“好群行相与也,故曰鱮;相连也,故曰鲢。”
鲢鱼鳙鱼的主要区别看下图,简洁记忆方法:鳙鱼头大,所以头后的胸鳍也延后了,超过了腹鳍。
二、为什么鲢鱼不受待见
有这样一种传说:过去有一人家准备宴客,下人做了一道鳙鱼菜,主人只见其头而不见其身,觉得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就把这道菜撤了下来,并嘱咐下人:“你们拿去吃吧”。过去下人多称为“庸人”,于是这种鱼也被称之为“鳙鱼”,指不能上“台面”的菜。
当然今夕不同往日,查阅相关资料,2016年~2018年我国水产养殖/捕捞总量均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但是,主养品种变化并不明显:大宗淡水鱼以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和鲤鱼为主,甲壳动物以虾类和蟹类养殖为主。鲢鱼虽然产量排行第二,但是,鲢鱼在市场上好像无人问津?那么鲢鱼都去哪了?
1、用于池塘和水库养水,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
2、鲢鱼好养,现在的池塘养殖大多以养吃食鱼(比如:草、鲤、鲫等)为主,往往因大量吃料而排粪量较多,会导致水质肥度过大,容易造成水体蓝藻或严重富营养化,造成生存不适宜。而,鲢鱼主要吃浮游植物,所以不用喂食也能长大,长大后的鲢鱼还可以当饲料喂肉食性鱼类;
3、池塘溶氧晴雨表。鲢鱼属上层鱼类,性情暴躁,有爱跳的习性(有时会跃出水面),所以养鱼者常根据鲢鱼“跳水”的情况。养鱼的人就会知道水里的溶氧度高低了。
4、吃也是能吃的,价格还亲民,记得上学时,食堂里吃得最多的鱼就是鲢鱼了。当然剁椒鱼头也没问题。
三、钓鱼人如何对付鲢鳙
多竿野钓在有流水的小河用海竿底钓鲢鳙,似乎是一件难事,但在我处却是常事,并且都是这样钓。
1、钓组配备:
5-6号线作钓线,100克通心铅坠,7-8号用作绑鱼钩,鱼钩用伊式13-16号大钩(如下图所示)。海竿2.4-3.0米。
2、季节:
每年五月有一段时间,9-11月一段时间,其余时间要差些,气温一般在15-25 摄氏度,太高温度鲢鳙不下底。
3、饵料:
下面介绍一下我制作鳙鲢鱼的基础饵料的方法;
①原料,玉米粉60%,大豆粉10%,麦麸30%。
②制作程序,.将玉米粉、大豆粉、麦麸在清水中浸泡4小时,沥干水,蒸8分熟,冷却后,加入甜酒曲(做甜酒酿的酒曲)一包,无甜酒曲可用白酒代替,放置盆中搅拌后密封,天气在20多度时2-3天就可,30多度时一天就可。
③开盆后的饵料没有臭酸味却是酒香扑鼻,加总量的30%面粉就可直接开钓。
4、钓法:
采用锡砣沉底的浮钓方法,使用此钓法和一般的海竿用法一样,整体连接使用时,浮漂在最前(上)端的水面以下,再下面是炸弹钩(垂钓时位于水的中层),钩下面是活动坠子,垂钓时落在水底。使用时,此钓组抛投到垂钓的水域后,待浮漂浮出水面,根据气温、水情、鱼情摇轮紧线,调整饵料入水的深度,再在竿梢装铃。
此种组装的优点,不像一般浮钓那样需要一刻不断地盯着漂。再者,这种钓法坠子沉在水底不会走动,属于定点垂钓,益于集鱼诱鱼,漂入水中抗风浪能力强。只需要多打几根海竿,边钓边聚,快乐无穷。
以上是我对鳙鲢鱼饵料的一些愚见与大家交流,望钓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