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资讯

细说渔具乱象,钓鱼人不能被大师忽悠了,浮漂变成土豪的玩具

2019/11/18 16:19:12 人评论 次浏览

现在市场上的浮漂千奇百怪,形状功能大不相同,要想全买齐我看土豪、大财主出手都不一定能得齐。许多钓友中毒后就对浮漂有一种说不出感觉。怎么说呢?一两次钓得不好就开怀疑起自己曾经心爱无比的浮漂来。总认为如果当时手中如果有一支这样那样,某某或某某手作,或广告里专攻什么水什么鱼的浮漂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但是一定是这样的吗?

经常在展会上看到厂家的浮漂十几块钱,却无人问津。而同厂家给贴牌的某品牌浮漂,售价200多元一只,买的人趋之若鹜。这种现象绝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或者说司空见惯了。大家有感于渔具行业的乱象之时,自己又有多少的鉴别能力呢,有多少人能够不被忽悠呢。这个问题钓友圈里很多人说过,讨论过。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对于现在市场上品种众多,形式材料各异的浮漂无所适从。

其实,小小的浮漂本不应该叫出那么高的价格。

多少年来,台钓浮漂的主要材质就是三种,巴尔杉木、芦苇和孔雀羽,近年又出现纳米材质的浮漂。由于巴尔杉木价格低廉,塑形相对容易,原材料丰富,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巴尔杉木的浮漂最多。我通过某些渠道得知,一般的巴尔沙木浮漂现在基本上是机器生产线上下来的,成本很低,出厂价也是很低的(听说3、5元一支的质量就不错)。用其他材料如孔雀翎、芦苇、芭茅等制作的浮漂,虽然手工成分多一些,但其造价也不是很高。

芦苇漂是近十几年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它吃铅比更大,动作更多,尤其受竞技钓手的喜爱,前几年,由阿芦引领的浮漂高价潮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很多的钓友对阿芦趋之若鹜,动辄就是120甚至180一支,其实成本有多少,恐怕售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尽管如此,我也对阿芦浮漂非常信任。虽然所购不多,但是多数漂型一看就喜欢,尤其是那些细长身的11目或13目的鲫鱼漂。继阿芦之后,小金、黄金眼等高价浮漂相继出现在市场上。孔雀羽浮漂一直都是少数精英钓手所喜爱的,它比较稳定,相对假口少,与芦苇漂特点有些相反。

最离谱的要数大师手作浮漂了,很多品牌大厂商,甚至杂牌小厂商,动不动就是“xx大师手作”,价格自然也是贵得离谱,一套浮漂上千元是正常,过万也不稀奇。我真是无力吐槽,大师真的厉害,不但有时间钓鱼,还有时间做浮漂,全中国那么多浮漂的需求量,你就是没日没夜也做不完啊?就算你只是上个清漆,我也敢说,大师你不用睡觉了。以我买的某摩837浮漂,客观评价一下供大家参考:此漂基本算不合格品。

我买的8号漂的参数:原标志自重1.54克,实测1.82克。原标志漂脚1.0MM,实测1.4MM。正常台湾爱钓的1.0晶碳漂座插不进去。这么离谱的数据差,也叫合格? 后来经调查,某摩在廊坊有工厂,标产地台湾,本身就是骗局。量产浮漂,标台湾大师手作,纯属扯淡。

从根源上来说,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浮漂经销商的肆意抬高价格及所谓钓鱼界“大师”们的炒作和误导,而且很多都是炒作,我们付出的是广告费或者是华而不实的。当然,很多追求品牌,喜欢大牌的钓友可以不计较价格的。钓鱼人如果对小小的浮漂寄予了超乎其身的巨大期望——用高价漂才能钓好鱼,显然这是步入了误区。事实上无论是打竞技还是休闲钓,这种“唯漂论”都有一定的市场,让钓鱼人多花费了不少的银子。

好在自从纳米浮漂出现以后(其实和纳米一点关系没有,只是用了一种新材料),虽然高价浮漂在市场上依旧存在,但是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了。一个是纳米低廉的价格和较强的可塑性,使得浮漂本就很低的成本继续下降,更是因为钓友们已经趋于冷静,很多的垂钓环境其实并不需要那些高价浮漂。很多时候,简单,才是最好的!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最新图片资讯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