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对农家愉快劳作的生动描写,而今日,去感受农家劳作的城里人也越来越多。
农家游是不少人拥抱自然、排解压力的首选。然而,让一些游客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我市农家游真正有特色的休闲项目少,玩来玩去,不外乎钓钓鱼、打打牌、吃吃农家菜。人们不禁想问——
每逢周末,农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垂钓。卜晓静
赣县茅店镇洋塘村农民刘涣彬开发的“刘老汉鱼庄”。卜晓静 摄
农家游,有多大发展空间
▲一名游客陶醉在赣县湖江乡小湖洲桃花丛中。(资料照片) 张声武 摄
▲游客游览赣县美丽的田间风光。(资料照片)
▲众多游客来到赣县农庄休闲。(资料照片) 卜晓静 摄
休闲旅游的新卖点
每逢周末,家住赣州城区的吴先生都会驾着车携全家到近郊的农庄,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吴先生说,在城里住久了,看腻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十分向往秀美的田园风光,趁着假日到农村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体验自然纯朴的农家生活。
谈到城里人到乡下休闲旅游,在城区工作的李女士说:“农村远离城区闹市,车少无污染,满眼绿色,没有过马路的紧张,也没有赶时间的压力。玩上一天半日,感觉身心特别放松。”
农家游,这种新型旅游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它原本只是一些零散的游客为享受大自然的一份清闲,徒步或驾车游弋山野,歇息时便住在农户家中。而发展至今,品尝原味的河鲜美食、农家菜肴,上山摘果休闲、品茶赏花,去水边垂钓观光等等,深受城里人的喜欢,引得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纷至沓来。
农家游让游客心满意足的同时,也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每到收获季节,赣县吉埠镇农民邱秀珠种的1亩多杨梅被游人摘光,不出家门,邱秀珠便轻松赚得几千元钱。笔者了解到,赣县许多果农菜农因接待采摘瓜果蔬菜的游人而小赚了一笔。
据了解,赣县农家游经过几年经营的经验积累,抓牢了游客的喜好。农家游并不仅仅局限吃和玩,还设起棋牌室、茶室等设施,形成了新型休闲文化。短短几年间,就有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转向了农家游经营。去年以来,部分经营农家游的农户一年营业收入达30万元以上,每年纯收入将近10万元。
存在的隐忧和问题
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大部分农家游娱乐普遍以麻将、扑克牌等传统项目为主,内容单一。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农村文化元素太少,缺乏文化内涵较高的休闲项目,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在一些农庄,许多游客想了解相关的旅游特色,但许多农民被问起本地的旅游特色,一问三不知,让游客大为扫兴。很多游客还对农家菜的卫生状况表示了担忧。一些农庄厨房设备简陋,缺乏基本消毒设施。不少农庄对服务人员的仪态举止等要求不高,大都是“一家人”在忙活。
农家游品牌缺位。虽然我市已有宝葫芦农庄、五龙客家风情园等少数叫得响的农家游,但更多的农庄还属自发组织的,基本上处于一种松散的自由状态。在很多资源丰富的地方,只有农民的亲朋好友才有机会前来体验,而大部分外地人很难找到这些“世外桃源”。有些农庄缺少连接公路的道路,游人不便;有些农庄停车场规划面积小、不合理,有些甚至没有停车场,制约了农家游的发展;有些农庄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建设、乱开发。
由于农家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给管理带来一些难度。一些农家游从业人员缺乏必要培训,服务程序不规范,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影响了游客的兴致。此外,目前兴起的农家游产品还很粗糙,大多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的低层次上,在挖掘民俗、拓展农家游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还显得有些不够。
这块“蛋糕”如何做大
我市山水资源丰富,农业、渔业、果业资源丰富,这都为开发农家游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可以说,农家游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要想真正将农家游这块蛋糕做大,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专业人士认为,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搞农家游是可行的,但绝不能乱了套,要规范管理。除了做农家饭菜要有硬功夫外,农家饭店还要搞好整体规划,村里配套设施也要跟上,开发些有“农家土味”特色又不失品位的休闲项目,在创新上做深做透文章,只有求新求变,农家游才能真正让顾客和农民双赢。
加强乡村旅游项目宣传,形成品牌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农家游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需要做好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农家游相对规模较小,分布较散,要借助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对农家游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农家游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知名度。
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突出乡村游的“农”字特色。笔者在某一农庄听说,村里想把通往山里的路拓宽,登山路修成石板路。这样势必会破坏这种朴素的特色,城里人来享受的就是登山之乐,曲径通幽之雅。如果那瓜果挂在头顶棚上的路修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进山的曲径铺成了石板路或水泥道,就失去了独具特色的自然之美,反而会失去顾客。所以,经营者要对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结合实际,挖掘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本地农家游的良好形象。
还有,要加强对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做好日常管理和经营。同时,要加强经营者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培训,使农家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让游客真正能吃上农家饭、住上农家屋、品味农家风情,体会到地道的“农家之乐”。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