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珊溪水库“保水渔业”1+1年捕捞权拍卖预公告》的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不久后,温州市民不仅能喝到来自珊溪水库安全放心的优质水,还能有口福吃到美味原生态的水库有机鱼了。
原本连钓鱼都禁止的珊溪水库,公开“放榜”拍卖未来两年(2018年3月-2020年2月)的库区鳙鱼捕捞权,着实令人又惊又喜。
此前长期“闭关”的珊溪水库现有多少渔业资源?
为什么选择此时“开放”捕捞权?
一大批“珊溪深水大鱼”露面,会不会对库区水生态造成影响?
25日,记者带着问题向拍卖方——温州市公用集团珊溪水源保护分公司了解情况。
珊溪包头鱼近1300吨
超出水库生态平衡
宽阔的水面,倒映着两岸青山,一阵轻风吹来,根叶枝花不时飘洒向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长于珊溪的一条鱼,便是长期混迹在这幽静自然的山水间。
鱼和水,是构成珊溪生态密不可分的羁绊。从2011年开始,温州每年在珊溪水库内投放有着“清洁卫士”之称的鲢、鳙鱼苗100吨,到2015年至今又增加到每年153.9吨。为维护水库水体生态系统平衡,2012年至今,不仅没有进行大规模捕捞,还在2012年至2014年底实行“闭关”三年封库管理,对一级水源保护地赵山渡水库,则永久性封库,只为养鱼护水。
投放鱼苗
“连续定期投放的鲢鱼、鳙鱼等属于滤食性鱼类,可通过大量吃食藻类保护水质。比如一头鲢鱼长一公斤肉,需要吃20公斤藻类。”温州市公用集团珊溪水源保护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珊溪水库担负着温州5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据测算,珊溪水库水体生态平衡,要求鲢鱼、鳙鱼总量保持在900吨左右。
经过近年来的休养生息,以及封库管理、常驻库区开展常态的属地联合执法,目前珊溪水库内鲢鱼、鳙鱼的保有量到底有多少?2017年初,温州市委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制《珊溪水库渔业资源库存量评估报告》,得到的答案是,目前珊溪水库内鲢鱼、鳙鱼的保有量约为1800吨。根据专家评估,2017年初,现有鲢鱼580吨、鳙鱼1295吨,其中,鳙鱼已超出浮游动物所承受的最大鱼产力,建议对4龄及以上鳙鱼进行捕捞销售,捕捞范围控制在500至800吨之间。
因此,在库区36种鱼类资源中,这次拍卖捕捞权的捕捞对象仅限于鳙鱼,且明确要求鳙鱼重量达2公斤以上,年捕捞量不超过600吨。说到鳙鱼可能市民感觉陌生,其实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或包头鱼,和已经颇有名气的“千岛湖鱼头”属于同一鱼种,而温州人自家大水缸所产的包头鱼,长期生长在60至70米的深水区域,鱼的品质和纯正口感,可以说一点也不逊色。
计划在3月前完成拍卖
库周百姓将共享渔业收益
不过,这并不是珊溪水库首次“放榜”。早在2009年,珊溪水库把养殖权进行统一拍卖,由文成、泰顺两县联合成立飞云湖渔业有限公司承包经营。之后的运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纠纷不断,加上过度捕捞影响水质。2011年终止了承包合同。
2011年时渔政部门清理水库中各种违规放置的网具。
如何在水源地保护与库区百姓生活保障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温州市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此前的经验基础上,眼下,温州正在通过加快建立保水渔业共享共管机制,推动温州大水缸保护工作真正迈入“共享共管”新阶段。
本次珊溪水库公开拍卖捕捞权,库周百姓将共享渔业收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多收益多分成”的原则,温州市明确今后每年将确保拿出一定数额的经营收益,分配到库周相关的经济薄弱村作为村集体收入。同时计划设立奖励资金,鼓励发动属地政府、库区周边村民共同参与管理保护,制定护鱼保水的村规民约。
“护鱼工作做得好的村,收益也可以多分一些。如果有人非法捕鱼,侵害的也是集体的利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加强对捕捞的监管、有奖有罚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外,连日来,温州市公用集团组建的经营管理团队,正分批前往绍兴、千岛湖等类似水库的学习借鉴对品牌培育、经营销售等经验,希望通过打响“珊溪生态有机鱼”的牌子,最大程度提升珊溪水库的渔业附加值。
根据《预公告》显示,起拍价为每年780万元,承包费一年一交,同时所寻找的“渔夫”,门槛一点也不低。除了竞买对象需持有相关合法、有效的证书等“常规要求”外,还需要有相关的捕捞作业业绩,注册资金 2000万元及以上。同时,需在近3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近期无经营亏损、资产冻结等情况。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