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资讯

(图片)贵州省都匀市发现珍稀物种“中国小鲵”

2008/1/24 23:33:16 人评论 次浏览

     日前,都匀市阳河水族乡中心学校教师罗燕名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吴庆斌“一直在下面摇来晃去的”,还不时东张西望。“肯定在玩什么东西了!”罗老师马上责问吴庆斌在玩什么东西,吴庆斌站起来后把一只瓶子递到了书桌上。罗老师仔细一看,发现瓶子里面装着一条长有四只腿的黑色小动物。“咦,这不是娃娃鱼吗?”但是,她在注意观察后,发现这些可爱的“小鱼”并非是娃娃鱼,“因为比娃娃鱼小了许多”。    

    随后,在罗老师询问下,吴庆斌称这些“小鱼”是他从村寨的后山河沟中发现的,他总共捉到了15条,家中还有几条,“有一些已经分给其他同学玩了。”随后,罗老师叫吴庆斌回家把所有的“小鱼”带回学校,并把其他同学手中的“小鱼”全部搜集起来放在鱼缸中。但已有6条死在瓶中。 

    当天,该校生物老师及当地有关部门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和进行仔细的辨别、分析后,根据这些“小鱼”形态极似娃娃鱼,但又似蜥非蜥、似鱼非鱼,背部呈黑色,腹部浅褐色或深色斑、尾巴扁平等体态特征,初步认定这些“小鱼”就是与恐龙同一时代,被誉为“活化石”类稀有物种的“中国小鲵”。 

    据介绍,两年前在贵定和龙里,当地群众曾经捉到过中国小鲵。 

    相关链接: 

    中国小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隐腮鲵亚目。其背部呈黑色,腹部浅褐色,有深色斑,尾巴扁平,末端呈刀片状,4只脚,前脚4趾,后脚5趾,成年后体长一般达80到155毫米,体重约80至150克左右。 

    中国小鲵是有3亿年历史、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的古老物种,当年曾与恐龙“称兄道弟”,现存数目极为稀少,属活化石类稀有物种。它对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古动物的生态环境等都极具价值,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由于濒临灭绝,1986年,它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最新图片资讯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