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钓鱼已经有些年头了,按道理说,他应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钓手。但是,他理论很扎实,可一到实践中去,就取得不了什么战果,总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精于此道。
钓鱼的工具,他买的是最好的,另外,还配备了帐篷、遮阳伞、墨镜、摩托车,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但真的坐在水边,大多时候“推光头”,少数几次有个把小鱼的成绩,让我们偷偷笑了不知多少次。父亲为此也十分烦恼。总结多方经验,他认为问题出在自己配制的鱼饵上。
父亲对于鱼饵的研究,不亚于一个国家一级厨师对于厨艺的刻苦钻研。他广泛拜师、不耻下问。家里的冰箱大大小小的保鲜袋盛满了各种各样的鱼饵原料,不知道的人不小心打开看一眼,准会吓一跳。里面有血乎乎的碎肝儿、臭哄哄的腐乳,还有一些味道怪怪装着不知是什么液体的瓶瓶罐罐。我们常常向父亲抗议:“别人家的冰箱装的都是饮料、水果,咱家冰箱装的可都是垃极。”父亲不理会我们,反驳说:“这哪是垃圾?那都是我淘来的宝贝!”
为了做酸食,父亲将我渍的一坛子酸菜倒掉,装进他做的苞谷面儿,让它在泡菜坛子里面发酵。他说,“水库里的鱼喜欢吃酸!”可水库的鱼儿并不领情,父亲的酸食根本诱惑不了挑嘴的它们,除了几条不太讲究的小白条,他基本上还是没什么收获。父亲在水库上到处打听做鱼饵的窍门,看见谁钓得鱼多,他就跑过去仔细请教,并拿出自己的鱼饵请别人指点。钓鱼的人都比较大方,好为人师,都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绝招、怪招、秘招告诉父亲。有人告诉父亲,鱼饵不能光发酸,还得要有点臭,要加点臭豆腐。父亲如获至宝,急忙到超市买了一瓶最贵的臭豆腐,掺进鱼饵里面。下次钓鱼,那位老师还专门过来检查父亲做的臭食。一打开饵料袋,就把他熏了个踉跄。他批评父亲说:“你这哪是臭食?!我说的臭,是微臭,有点臭味就可以了。你这简直是恶臭,顶风臭三十里!把鱼都臭跑了,把酸味都盖住了!敢紧加点酸,中和中和。”父亲说:“这好办,我再加点酸玉米面。”那位老师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玉米面不行,鱼不爱吃这个。鱼现在爱吃酸牛奶。你赶紧买瓶酸牛奶掺进去。”父亲钓鱼的水库,最近的商店也在四里地之外,他一个人走不开,就跑到水库边的山坡上(水库边没有信号)给家里打手机:“快给我送瓶酸牛奶来。”那天正好是周末,我们一家人都躲在房子里乘凉看电视,接到父亲的电话,心想这老头肯定是热坏了,千万别中了暑,于是,我和妈妈赶紧到商店买了10瓶酸牛奶,搭了个出租车,就往水库跑。到了水库,父亲接过酸牛奶,二话没说,就往鱼饵里和,妈妈恍然大悟,说:“早知道你是为了这,我才不给你送呢。”
父亲每学一个新招,多少都会见点效,可是不持久。过几天,这种鱼饵就勾不起鱼儿的食欲了。父亲说:“鱼儿的嘴都让钓鱼的人给惯坏了。今天要吃酸,明天要吃臭,后天是不是还要来个满汉全席啊。”抱怨归抱怨,父亲还是为迎合鱼儿的口味大动脑筋。有人说,鱼喜欢吃蒜,父亲就把鲜蒜捣烂了涂在鱼饵上;有人说,鱼喜欢吃臭鸡血,父亲就用瓶子装了鸡血晒在阳台上,那种奇怪而又浓烈的臭味闹得来我家玩的人都皱着鼻子满腹狐疑地嗅来嗅去。用掺了臭鸡血做的鱼饵,奇臭无比,父亲的两只手臭味三日不绝,他夜里睡觉都要把手放到被子外面,他自己说,真恨不得把手扔到窗外去。又有人说,鱼喜欢吃蝉蛹。父亲专门到酒店点了一份油炸蝉蛹,磨成粉,掺进钓鱼食,给他那心爱的鱼儿吃。我们家在大西北,这地方没有蝉,蝉蛹这东西都是从内地空运来的,小饭
馆根本没有卖的,只有星级酒店才有。我父亲点的这份蝉蛹,你想该是个什么价?
母亲脾气一向很好,可她还是被父亲的奇招怪式给搞烦了。特别是那瓶臭鸡血,让母亲几天没食欲。她和父亲理论:“你买摩托车、帐篷、门票、钓鱼食的钱,得买多少鱼啊。”父亲却自有一番道理:“钓鱼是一个心灵享受的过程,钓到鱼只是一个结果。我喜欢过程,不追求片面结果。”一番话倒把母亲说得哑口无言。
其实母亲并不反对父亲钓鱼,有的时候,她也会顶着烈日和父亲一起去水库。做个鱼饵团子,收个竿,母亲是父亲的绝好帮手。父亲和母亲都退了休,除了钓鱼,没有别的爱好。钓鱼既愉悦身心,又锻炼身体,还解除了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的烦恼。钓鱼近十年来,我的父亲原有的肩周炎不治而愈,血压、血脂、血糖都十分正常。连医生都说,像我父亲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血压,真是不多见。父亲也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如果我活到80岁,还能骑着摩托车去钓鱼,那可是你们的福气啊。”
在父亲的感染下,我也喜欢上了钓鱼。除了给父亲订阅了《中国钓鱼》杂志,还每遇到钓鱼的人,就向他们请教钓鱼的事。有一次,我到下面县里去出差,碰到一位不苟言笑的局长。无意间,我听到他对别人说,上周六又钓了多少多少鱼。瞅了个机会,我诚恳地向他请教做鱼饵的技巧。他大吃一惊,说:“你一个小姑娘,也喜欢钓鱼?”我说:“是我父亲喜欢钓鱼,可是他做的饵不对路,钓绩不佳。”他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个孝女啊。”于是很爽快地向我传授起了他的绝招。别人看我俩谈得十分热闹,就都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融洽极了。一番切磋之后,我不仅给父亲讨到了不少秘方,还交了一位忘年的朋友。
钓了这么多年的鱼,父亲也交了不少朋友。水库上的钓友们大多数都相互叫得出名字,对彼此的背景也略知一二。有的做过高官,有的下了岗,地位的落差在一池碧水间溶化了,因为共同的爱好——钓鱼,让大家的心贴得很近。这是一个没有名利、没有物欲的清静之地。钓友们之间为了解决某个人做饵的困扰,几颗脑袋凑在一起,品尝或酸或臭的鱼食,出主意想办法,那真是一幅让人既感到好笑又感动的画面。
众口难调,众鱼口更难调。为了给鱼儿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钓鱼人绞尽脑汁,群策群力。调鱼口的过程,也给钓鱼人调出了一份好心情,一份浓浓的友情。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