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七”竿“一”表法
特点:能快速查找、摸清水底状况,便于确定打窝位置和方法?
“七”竿:即是在铅落地(漂平水面)的情况下,钓位上抛七竿。根据漂浮露出水面的目数,基本能确定水底状况,大致确定水下状况。
如图所示:
举例说明
从钓位上,分别抛A、B、C、D、E、F、G七竿。即正前方抛三竿(分别是满竿A、退后20公分B和退后40公分C各抛一竿);左右各抛四竿。 即左距正前方偏30公分抛一竿D,同理退后20公分抛一竿E;右距正前方偏30公分抛一竿F,同理退后20公分抛一竿G。
〖“一”表〗:即是事前编制一表。能快速查出随着水深和抛竿远近变化,知晓铅落地到钓位的直线距离或斜坡角度和斜坡长度。
以斜坡为例:
A为(钓鱼台)钓位、B点为水下钓饵位置、H为打窝点、D为浮漂位置
已知:a表示BC或AD的距离;钓位至浮漂长度
b表示AC或DB的距离;水的深度
求坡度?求AB或AH长度?
解:勾股定理:a^2; +b^2; =c^2; ;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B长度:a的平方加b的平方=c的平方
AH长度:a的平方加b的平方=c的平方
角的度数可用余弦定理解得。公式如下:
cosB = (a^2 + c^2 -b^2) / (2·a·c)
假如:b确定,随着a变化,快速确定c和B角度。
自制表格如下
高度(水深a) 长度(b) 斜边长度c 斜坡角度B
2 4.5 4.92 23.96
2.5 4.5 5.15 29.05
3.0 4.5 5.41 33.69
3.5 4.5 5.70 37.88
4.0 4.5 6.02 41.63
4.6 4.5 6.44 45.61
5.0 4.5 6.73 48.01
5.4 4.5 7.02 50.19
5.8 4.5 7.34 52.19
6.3 4.5 7.74 54.46
当然,如果a确定,b随着变化,也能快速确定c和B角度。
这种巴掌大的表格有十页就足以享用了。WPS编制表格既简单又快捷。
注意事项
当然,B(钓饵位置)至H(打窝点)点的距离远近,多少适宜?应视水下状况而定。简言之,就是确定钓饵位置B和打窝点H的位置。
1、考虑到竿的长短、水的深度、手动打窝入水后的惯性等因素和野生鱼在野外觅食的习惯。正窝中多属小鱼且密度大,大鱼多在窝点附近外围游弋,即在ADF点外围;
2、用一条编织袋,用烟头把袋的下半部烧成几行有规则的小洞,将窝料(食)放入其中,用绳子把袋口扎紧;事前准备一绳子,每50公分作 一标记,绳子与打窝用的编织袋连接,将窝饵袋沉入水中,用绳子控制沉入位置、随意控制或调整窝饵袋与钓点的距离等;在主窝的前方和左右两边分撒饵料,扬手 漫撒的饵料呈散碎状星星点点地连接主窝,形成诱鱼进窝的“导向窝”。这个“导向窝”实际就是常说的钓饵位置(B点)或钓点。
3、简单而快捷知晓AB长度或者钓饵位置(B点)到钓位的距离,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就能随意控制或调整窝饵袋 与钓点的距离;同理,知道了绳子长度(钓饵位置B点到钓位的距离),也就知晓了B角的角度(斜坡角度),通过主窝点H和钓饵位置B点的调整,更能随心所 欲,运用自如。本人一般习惯是:4.5米竿水底是平坦的土、田,打窝点H应是钓饵位置B退后1—1.5米;45度斜坡,打窝点H应是钓饵位置B退后2—3 米。
想看更多钓鱼视频,了解更多钓鱼技巧、饵料配方,+微信:diaoyu566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