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学院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2006/6/25 1:17:52 人评论 次浏览

颡鱼 (鮠科) Pseudobagrus fulvidraco [地方名]黄腊丁、嘎鱼、嘎牙子。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为11~19厘米,体重30~100克。体长,后部侧扁,腹部平直。头大。吻钝。口下位,横裂,唇厚。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硬刺比背鳍硬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有短脂鳍。尾鳍深叉形。侧线平直。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鼻须一半白色一半黑色。

         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刺、盎公鱼、黄腊丁和黄骨鱼。常见近缘种有岔尾黄颡鱼和江黄颡鱼等。黄颡鱼为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静水或江河湖泊缓流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觅食活动多在夜间进行。食性广,主要摄食小鱼、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螺蛳等,偶尔也食水生植物。

  黄颡鱼冬季多居于深水中,钓季自春末至秋,以夏为上。钓黄颡鱼以自然水体为主。池塘中的黄颡鱼多系注水时随外水进入。因水质原因,池塘中的黄颡鱼多呈青绿色。钓黄颡鱼一般多以蚯蚓为饵,可选皮厚体壮的紫色蚓和红蚓装钩。人工饲养的大平2号蚯蚓体壁薄,不耐黄颡口里的细龄磨嚼。黄颡鱼的咬钩较鲶针平稳得多,尽管它的摄食方式也是吞,但动作的幅度小。在星漂上的反应常呈现一紧一松的节奏状,或较缓慢的斜向入水。黄颡鱼的流动速度不快,左右摇头晃尾,即使咬钩也改变了不摇头摆尾的习惯。它对饵的锲而不舍使色鱼人表现得异常沉着,可以耐着性子等待漂出现预期的反应。完全用不着注视漂和考虑扬竿的适当时机。由于口裂宽大和吞食不顾后果,黄颡鱼会将钩吞至咽部而造成摘钩困难,这种情况在钓黄颡鱼时是难免的。

  传统钩黄颡鱼方法一般多使用卧钩。"朝天钩"因钩柄较短不适宜用来挂蚯蚓,而更适用于挂螺蛳肉。用高灵敏悬坠钓法来对付黄颡鱼的笨拙,既显得多余,又不能正确瓜咬钩状况,更因双子线太细和柔软,极易被黄颡鱼呈锯齿状的胸鳍棘损坏和缠绕。现在常采用子孓钓和延绳张公钓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法。所谓子孓钓是用蚊子的子孓拌和谷糠灰,以两指指尖捏住钩柄尾部在谷糠中快速搅和,使不断卷曲的子孓附缠于钩尖和钩弯成团,这是钓黄颡鱼的绝招。所谓延绳张公钓是将专门用于插竿钓甲鱼的钩尖内折,制成延绳钓组,钩上挂蚯蚓为饵,顺河岸走向置于水深1米处的水底布成钩阵,常一次能钓获几十尾黄颡鱼。


长按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栏目类别